谭延闿简介

  谭延闿(1880年1月25日-1930年9月22日),幼名宝璐,字组庵,或作祖庵、组安、祖安,别号无畏,斋号切斋,湖南茶陵人,民国初年政治人物,曾任湖南都督,国民政府主席、第一任行政院院长。亦长于诗法、书法、枪法,绰号“谭三法”,当年与陈三立、谭复生并称“湖湘三公子”。“国民党四大书法家”之一。
谭延闿  早年经历
  清光绪五年(1879年)农历十二月十四日(1880年1月25日),谭延闿出生于浙江杭州。父亲谭锺麟曾任清户部左侍郎、工部尚书、闽浙总督、四川总督、两广总督、直隶总督,并在两广总督任内镇压1895年孙中山第一次广州起义。
  延闿自幼聪颖好学,5岁入私塾。其父谭钟麟官高位显,规定延闿三天要写一篇文章,五天要写一首诗,还要练写欧阳询、颜真卿大楷、小楷毛笔字。11岁学八股文学,曾以文章,献清德宗帝师翁同龢,同龢览后,称“访文卿,见其第三子,秀发,年十三,所作制义奇横可喜,殆非常之才也。”
  光绪廿八年(1902年)谭延闿在长沙参加乡试,成绩为湖南第九十九名举人,光绪三十年(1904年)3月开封会试第一名,成为中国最后一个会元,亦填补了湖南在清代200余年无会元的空白。同年7月殿试位列二甲三十五名。后以进士朝考名列第一(朝元)选庶吉士,散馆授翰林院编修。
  谭延闿和谭嗣同、陈三立并称“湖湘三公子”[1]:6。光绪三十三年(1907年)组织“湖南宪政公会”,积极推行君主立宪制。宣统元年(1909年)举为湖南咨议局议长,成为湖南立宪派首脑人物。
  中年经历
  辛亥革命时投入革命党,长沙光复后,革命党人湖南都督焦达峰遭梅馨杀害,随后谭被举为湖南军政长官和湖南参议院议长,后三任湖南都督。
  民国元年(1912年)加入国民党,任湖南党支部部长。1913年二次革命中保持中立,被袁世凯免职,判刑4年。袁世凯赦免谭延闿,但不准他回乡;谭只好在青岛租界和上海租界过着流亡生涯。
  1916年6月袁世凯病逝,8月谭复任湖南省长兼督军。1917年张勋发动辫军复辟期间(宣统九年五月十三日,即1917年7月1日),谭获逊清小朝廷授湖南巡抚,随着张勋的失败,头衔又变为湖南督军。谭试图将军队裁减一半,以节省经费,兴办实业和教育,结果护法战争时,湖南再度弱势。1917年8月被段祺瑞免职,傅良佐被任命为湖南督军,被桂军击败,11月退出湖南。
  1918年3月,张敬尧被任命为湖南督军,因治理无方,为非作歹,激起民众的“驱张运动”,1920年6月张敬尧被驱出湖南,其弟张敬汤被杀。毛泽东因为没有任何派系和既得利益,在《湖南改造促成会复曾毅书》、《湖南建设的根本问题》等文章里,鼓吹湖南独立:“吾人主张‘湘人自决主义’,其意义并非部落主义,又非割据主义,乃以在湖南一块地域之文明,湖南人应自负其创造之责任。……湘人自决主者,门罗主义也。湖南人者湖南人之湖,湖南人不干涉外省事,外省人亦切不可干涉湖南事。”之后谭延闿再任湖南督军,提倡联省自治,反对武力统一中国。
  1920年8月16日,谭延闿通电呼吁各省自行宪政。10月4日,湖南各界联合会呼吁谭延闿召集制宪会议,10月10日毛泽东的朋友和盟友彭璜在湖南商会等支持下要求《湖南宪法》大游行,直到谭延闿表示同意召开“人民制宪会议”,才解散示威群众。1920年11月7日,程潜部下湖南第六区(醴陵)守备司令李仲麟等发动“平江兵变”,以士兵“闹饷”为名枪杀了谭派军官萧昌炽,11月22日通电要求谭延闿下台,同时兵逼长沙。11月23日谭延闿宣布辞职,离开湖南,转赴上海。谭延闿决定让位给赵恒惕,赵大体维持谭延闿之政策。12月11日,赵恒惕宣布成立根本法筹备处,12月21日通电各省联省自治。
  1922年重新加入中国国民党,随孙中山赴广州任大元帅府内政部部长、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军长、国民党中央委员会中央常务委员、国民政府主席、行政院长等职。
  逝世
  1930年9月病逝南京,葬于紫金山中山陵旁,蒋中正为其墓碑题词。
  家庭
  父亲谭锺麟,为清末重要政治人物,曾任陕甘总督、闽浙总督、两广总督等职。
  妻:方榕卿
  长女,谭淑舜
  二儿子,儿子谭伯羽
  三女儿,女儿谭静(未满 10 岁死亡)
  四女儿谭祥,嫁给陈诚,陈诚曾任中华民国行政院长、副总统。陈诚与谭祥之子陈履安曾任监察院院长。
  五儿子,谭弼(字季甫)
  六女儿,谭韵
  表哥为马麒重要幕僚黎丹。
  书法
  谭延闿的字(外部图片)亦如其人,有种大权在握的气象,结体宽博,顾盼自雄。是清代钱沣之后又一个写颜体字的大家。
  颜真卿楷书自从被米南宫批判之后,一直不很被重视,宋、元、明三代不出一个善写颜体字的大家。清初基本上是董其昌书法的天下。直到清中叶刘石庵以及后来钱沣、何绍基、翁同龢等出,颜书才始得到复兴。但清代书法家多数还是写行书草书,篆书隶书也颇有好手,只是规规矩矩的楷书尚不多见。钱沣是一时名家,学颜体字得其神趣,气象浑穆。但横平竖直处时显板硬,不若颜鲁公之灵妙。即使如此,同时代及后世,楷书领域内,钱沣也罕有其匹。楷书是能显示真功夫,一点一画稍有偏差,一望便知。民国以来写颜体字的人,无出谭延闿右者。他尤以颜体楷书誉满天下,可说一生专攻颜体。江苏金陵中山陵碑上“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”备受瞩目的两行金色大字,即为谭延闿书法。
  谭延闿被列为“国民党四大书法家”之一,即楷书谭延闿、草书于右任、隶书胡汉民、篆书吴敬恒。
  轶事
  谭延闿枪法甚佳,曾与北洋诸将比赛射击,十弹全中。然后竟然双手各执一枪开枪,又十弹全中。
  谭延闿的生母李氏出身为婢女,后其父纳为侧室,李氏过世时,依照谭府规矩,地位不高的妇女灵柩只能从侧门出殡。谭延闿大怒,趴在灵柩上,大骂家族长辈:“现在是我死了,我能不能走正门?”全族震撼,不敢言语,于是谭延闿指挥,将母亲灵柩堂堂皇皇地抬出正门去。
  辛亥革命长沙光复之后,谭立刻写信给广西巡抚沈秉堃,福建提督孙道仁,呼吁他们起事反清,还威胁湖南籍的孙道仁:“你要是不支持革命,我就把你家的房子充公,祖坟刨平!”
  孙中山曾向丧偶的谭介绍宋美龄,谭谢绝。后来谭与宋美龄结义为异姓兄妹。
  谭延闿笃信佛教,于佛学颇有钻研,其女谭静病危时,曾与谭静讲述净土宗佛理,愿其往生西方净土。
  谭延闿最讲究美食,享尽人间口福,是着名的美食家,谭家有私人厨师曹荩臣而闻天下,世称“谭厨”(又作曹敬臣,人称曹四爷)。谭延闿每餐无鱼翅不食。曾有一次赴宴,主人一直强调“鱼翅不好吃,‘味如嚼蜡’。”谭不发一语,只是作揖,最后主人问谭“还要不要吃些什么?”谭回应:“主人见问,却之不恭,请赐‘蜡’。”顿时哄堂大笑。
  毛泽东担任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国文教师时,多次发动社会运动,当时造成政府许多困扰。但是毛寄信,要求时任湖南督军的谭延闿题写“文化书社”匾额,谭竟然立刻无偿答应(谭延闿的字画市价甚高),后来毛泽东向谭募款捐助“文化书社”,谭还给了四百银元钜款。
  谭延闿任湖南督军时,雨中乘轿回府,守门卫兵喝令谭下轿接受检查,谭竟淋雨受检。营长鲁涤平得知后大怒,要责罚卫兵,谭延闿却制止:“检查努力,是个好兵,怎么处罚他呢?”
  谭延闿五十岁生日时,曾被一名同乡文人张冥飞写“祝寿文”指责谭用人惟亲,文章都是废话。将谭比喻为五代时媚事权贵的冯道,甚至连其书法都比为明朝奸相严嵩之字,几乎无所不骂,连谭体型肥胖、喝绍兴酒、打太极拳也被张揶揄。文章被刊登在报上,闹得满城风雨。谭延闿表示:张冥飞写得不尽真实,但是文笔雄健。打算聘请张当行政院参议,月薪四百银元。希望张能来吃寿酒。张冥飞大为惭愧,到谭的寿宴现场公开道歉,婉拒参议一职。谭于是向孙科推荐张冥飞担任铁道部专员。一年后谭延闿丧礼上,张冥飞抱棺大哭:“知我者,谭畏公也。”
  传谭延闿爱好养马、骑马,1930年骑马坠落,导致脑溢血死亡。
  谭延闿墓由著名工程师刘宝锷主责建成。
上一篇:现代史
下一篇:徐树铮简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