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古代四大美女

 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,一般指西施、王昭君、貂蝉、杨玉环(杨贵妃,又称杨太真)。
  网络传分别对应“沉鱼”、“落雁”、“闭月”、“羞花”的典故。其实,“沉鱼落雁”是个成语,通常认为出自《庄子·齐物论》:“毛嫱、丽姬,人之所美也,鱼见之深入,鸟见之高飞,糜鹿见之决骤,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。”原意是说动物不能感受人的美貌;也有人认为唐代宋之问歌咏西施的《浣纱篇》:“鸟惊入松萝,鱼畏沈荷花。”是这个成语的出处,故认为“沉鱼”代表西施;“闭月”典故出自曹植的《洛神赋》:“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。”“羞花”典故则出自李白的《西施》:“秀色掩今古,荷花羞玉颜。”与貂蝉、杨玉环无关。
  历史上,“貂蝉”指的是董卓的婢女,《三国志·吕布传》提及“卓常使布守中阁,布与卓侍婢私通,恐事发觉,心不自安”,但正史《三国志》、《后汉书》等书中并未记录该婢女名字。后世一些书籍提到《汉书通志》记载了“刁蝉”,但该书早已亡佚,史实性已不可考[1]。现大多认为“貂蝉”为后世文人给董卓婢女所起的名字,原先出现在说书话本的故事中,最后由《三国演义》作者罗贯中整理创作出一个完整的形象。
古代四大美女
  四大美女的故事
  网络传成语“沉鱼落雁”、“闭月羞花”分别来自四位美女的典故,被大众当成趣闻广泛传播。
  沉鱼:传说春秋时期,西施在越国浦阳江边浣纱,水中的鱼儿看到她的容颜,惊艳得一时忘记游水,沉入江底。
  落雁:传说西汉王昭君出塞时,行于大漠途中,在马上百无聊赖,同时悲怀于自身远离家乡的命运,弹起出塞曲。天边飞过的大雁听到幽怨的曲调,留意到弹琴人的美貌,纷纷掉落在地。
  闭月:传说东汉末年,貂蝉在花园拜月,有云彩遮住月光,被王允看到。此后王允对人们说貂蝉比月亮还美,连月亮都自愧弗如,不得不躲到云彩后面。
  羞花:传说唐朝天宝年间,杨贵妃在花园赏花,轻轻抚花时,花瓣竟缩成一团、花叶垂下,被宫女看到。此后大家称赞杨贵妃比花儿还美,把花儿羞得低下了头。
  其他说法与争议
  因为貂蝉极有可能是后世文学作品中给董卓婢女所起的名字,不是本名,所以许多说法中,貂蝉都被取代。
  有一种说法将她换成赵飞燕,称四大美女为:西施、王昭君、赵飞燕、杨玉环(杨贵妃)。
  四大美女还有一种“笑褒姒、病西施、狠妲己,醉杨妃”的说法,即:褒姒、西施、妲己、杨贵妃,这四妃都曾使帝王失国;另一说法则是“杨贵妃、郑贵妃、董鄂妃,陈圆圆”,这四位美女都曾紊乱国家大政。
  1909年在甘肃发现的南宋平阳木刻年画《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》,也称为《四美图》,该图从右往左,依次绘有绿珠、王昭君、赵飞燕、班婕妤四位古代美人。
  明代诗人张元凯《伐檀斋集》中有《四美人咏》组诗,分别咏“明妃”(王昭君)、“飞燕”、“文君”、“绿珠”四位古代美人。
  《红楼梦》第六十四回《幽淑女悲题五美吟,浪荡子情遗九龙佩》,林黛玉曾为西施、虞姬、明妃(王昭君)、绿珠、红拂五位古代美人各写下一首绝句,贾宝玉命名为《五美吟》。其中仅西施、王昭君两人为通行版“四大美女”中的人物。可见在曹雪芹生活的时代,通行版“四大美女”的说法并未占主导地位。
上一篇:美人谱
下一篇:秦淮八艳